Discover科科出來講[科科出來講] ep.128為什麼大家都怕掃到「颱風尾」?ft.台灣颱風論壇 賴重祐 營運長
[科科出來講] ep.128為什麼大家都怕掃到「颱風尾」?ft.台灣颱風論壇 賴重祐 營運長

[科科出來講] ep.128為什麼大家都怕掃到「颱風尾」?ft.台灣颱風論壇 賴重祐 營運長

Update: 2025-09-15
Share

Description


🌪️ 颱風來了,你第一個想到的是放假還是淹水?

「掃到颱風尾」不只是口頭禪,其實藏著滿滿的大氣科學!太平洋高壓怎麼推著颱風走、為什麼有時候一路狂飆、有時候卻卡在原地雨下整晚?

這一集,我們把路徑判讀、預報不確定性、AI數值模式與常見迷思,一次講清楚。

防災不只背口訣,更要懂原理,才能在每一個風雨夜做出正確判斷。🌧️🧭



🗣️來賓

賴重祐|台灣颱風論壇 營運長



🌪️颱風科學 x 防災月,一次聽懂🌪️



00:14 今年颱風數量增加、風雨更強是為什麼?

01:47 為何前幾年像沒颱風?反聖嬰壓縮西太平洋沿岸颱風生成的環境

02:55 如何形成:海溫+兩股風對撞形成

03:44 颱風季氣候迷思破解:8月最多,其次是9月,再來才是7月

04:42 路徑判讀關鍵:太平洋高壓位置與強弱,決定了70%的路徑

06:48 颱風停滯原因,碰到裂鞍型場

08:03 為何停滯會減弱?自攪拌帶上冷水、海溫下降

09:05 預報最難時刻:轉向與停滯、海上觀測稀少

10:34 AI X 數值模式:速度大勝、準度看個案,與傳統互補

14:49 潛勢路徑圖怎麼看:圈圈越大,颱風變化莫測

16:18 說到颱風預報,歐洲 ECMWF 預測領先

20:24 什麼是藤原效應?什麼是共伴效應?

27:33 颱風假標準:平均風七級或陣風十級,豪雨放假案例!

32:35 9月21日是國家防災日,科教館在9月規劃一系列的防災活動



✨賴老師金句

「AI的預報,其實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」



⚡本集腦力激盪

看到潛勢路徑圖時,你會把「圈圈變大」當作颱風變強嗎?試著說出:那其實代表的是「不確定性」還是「強度」?另外,你家的颱風待命清單準備好了嗎?



⚡科教館活動資訊

【2025大災問-防災科普嘉年華】

❚時間:9/20(六)-9/21(日) 10:0016:00

❚地點:科教館 1F大廳

❚說明:免費參加

ℹ️活動官網

https://ntsec.link/836z5l



❤️追蹤訂閱按讚,看更多科教館!❤️
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tsec

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ntsec/

YT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ntsec

Comments 
In Channel
loading
00:00
00:00
x

0.5x

0.8x

1.0x

1.25x

1.5x

2.0x

3.0x

Sleep Timer

Off

End of Episode

5 Minutes

10 Minutes

15 Minutes

30 Minutes

45 Minutes

60 Minutes

120 Minutes

[科科出來講] ep.128為什麼大家都怕掃到「颱風尾」?ft.台灣颱風論壇 賴重祐 營運長

[科科出來講] ep.128為什麼大家都怕掃到「颱風尾」?ft.台灣颱風論壇 賴重祐 營運長

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